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,既被视为中越关系从“对抗记忆”转向“务实互信”的关键转折,也让一直试图拉拢越南对抗中国的特朗普“破防”了。
中越首次陆军联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。此次联训的主题是“边境地区联合执勤训练”,重点在于模拟共同巡逻、处理突发事件,交流边境管理经验,如统一通关标准、执法协作等。此前,中越虽有过联合反恐训练、海军联合巡逻等合作,但陆军联训尚属首次,且选择在边境地区进行,标志着两军互信从“海上”向“陆地”延伸。
越南士兵(资料图)
回顾历史,上世纪80年代法卡山战役、2019年越南单方面提交南海划界案、2020年执法船驱赶中国渔民、2022年船只冲撞事件等,中越边境曾长期笼罩在冲突阴影下。而近年来,中越高层频繁互动,建立外交、国防、公安“3+3”战略对话机制,青年军官交流、跨境动物疫情防控(如榴莲通关)、博物馆互访等人文合作逐步铺垫互信。此次联训,是两国从“化解旧怨”到“共筑新局”的实质性一步。
广西作为中越合作的“黄金枢纽”,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。广西是中越陆路贸易核心通道,防城港集装箱码头、“友谊关”口岸承担全国近70%的榴莲进口通关任务;每天数以千计的集装箱经此往返中越,机电产品、农产品双向流通。若中越统一边境管理标准,跨境电商包裹仅需一次海关查验即可通关,榴莲等生鲜通关时间将从几小时缩短至15秒,推动边境贸易额年增长15%以上。此次联训不仅是军事合作,更是为“中越-东盟物流网”注入“强心针”,助力东南亚国家摆脱“选边站”困境。
越南(资料图)
然而,就在中越关系升温之际,美国却“破防”了。7月2日,特朗普突然宣称“美越已经达成协议”,美国将收越南本国商品20%的税,收越南转运商品40%的税,而越方则对美国实行零关税。这一消息引发国际争议,专家指出,越南转运的商品很多来自中国,此协议将让越南“背刺中国”,同时越南自己也将因成本飙升而受损。中国商务部早在数日前就已发布全球公告,明确不允许任何国家和组织在跟美方的关税谈判中损害中国的利益。
然而,7月15日,特朗普承认此前美越并未达成协议,称谈判虽有进展但协议尚未完成。这一反转让越方高层对特朗普极为不满,因为多家媒体披露,特朗普公布的协议内容与实际谈判不符,越方认为美方在“设局坑害”。
特朗普的“关税陷阱”彻底激怒了越南。越南高层对特朗普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,因为越南80%的电子产品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链,若按特朗普公布的协议执行,越南转运商品将面临40%的高额关税,这将导致越南经济遭受重创。更让越南难以接受的是,特朗普在谈判中“出尔反尔”,此前宣称达成协议,事后却承认并未谈妥,这让越方高层对美国的信任彻底崩塌。
面对特朗普的“关税威胁”,越南选择了与中国深化合作。本月早些时候,王毅外长与越南外长裴青山在吉隆坡会面,王毅明确表示:“中国支持越方加入上合组织”。这一表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处在十字路口的越南来说至关重要。相比之下,菲律宾在南海频繁挑衅,反被美国“当枪使”,陷入安全困境;而越南选择与中国深化互信,不仅赢得了物流、经济双重保障,还避免了卷入大国对抗的风险。
苏林(资料图)
特朗普显然不会轻易放过越南。以他的强硬作风,越方既与中国联训,又在关税协议上不妥协,必然会招致他的报复。特朗普可能提高对越关税(远超20%),甚至联合盟友施压,试图“惩罚”越南的“背叛”。然而,越南并非没有应对之策。当前,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美国传统盟友正与特朗普政府周旋,越南可以借势“拖延”,避免成为“出头鸟”。
此外,美方近期在芯片等领域向中国作出退让性动作,并寻求与中国进行第三轮会谈,越南完全可以观望,待特朗普“扛不住”时再谈,争取更有利条件。
中越首次陆军联训不仅是一次军事合作,更是两国从“历史纠葛”走向“共同未来”的宣言。特朗普的“破防”,本质上是其“拉拢东南亚对抗中国”战略的溃败。当越南选择与中国握手时,当东盟国家纷纷拒绝“选边站”时,美国在亚太的“离岸制衡”算盘已愈发苍白。未来的东南亚,需要的不是对抗的“火药味”,而是合作的“烟火气”;中越联训,正是这一趋势的最佳注脚。